2021,韩国电影的内地「公映」时刻

先说一件五年前的事。

2015年9月17日,韩国电影《暗杀》在国内公映。

这部当年的韩国本土票房TOP2在国内票房成绩中规中矩,超过4600万,但口碑成绩相当亮眼,豆瓣评分达到8.0。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部作品成为了截止目前国内公映的最后一部韩国电影。2016年,“萨德事件”成为了导火索,催生出轰轰烈烈的“限韩令”,中韩关系也一度降至冰点。

图片

电影《暗杀》剧照

近来,经过了漫长的五年之后,有关“限韩令”松绑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而这一切将有望于今年迎来转机。明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26日晚,习近平主席同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宣布将启动中韩文化交流年,增进人民友好,规划未来发展。

图片


看来这回是真的,韩国电影终于要回来了。

图片
中韩电影文化往来:从“蜜月”降至冰点
 
中韩电影之间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博士论文《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中提到,1896-1925年是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准备期。直到1926年,以朝鲜半岛的电影人进入中国电影界作为标志,漫长的准备迎来了合作的契机,有的是以电影技术交流作为目的,有的则是以避难的方式来到中国。总之,两地展开了电影交流史上的首次合作。
 
中韩两国的第一部合拍片,其实并非是2014年两国签订合拍协议后才有的。早在九十年前,两国电影人就已经有了电影领域的合作,中国与朝鲜半岛最早的合拍片是1928年,郑基铎担任导演和主演,全昌根担任编剧,中国女演员汤天绣担任女主角的抗日影片《爱国魂》。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原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由美苏两国以三八线为界共同托管,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并于1948年独立分裂为两个国家。
 
60年代,中韩电影再次短暂交集。韩国导演申相玉、郑昌和等人来到香港拍戏,加盟邵氏,前者拍摄了合拍片《观世音》,后者拍摄了一系列武侠片,其中《天下第一拳》成为首部打入美国市场的功夫片,为港产功夫片风靡美国奠定了基础。1979年,香港导演胡金铨远赴韩国取景,拍摄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部作品《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成为中国导演赴韩探索的第一人。
 
图片

中国同韩国是在1992年建交。虽然从年份上来看,韩国是东亚地区最晚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但在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中韩关系迎来了迅速提升,双方高层互访密切,经济人文往来也迅猛发展。
 
整个90年代,韩国电视剧、音乐先后陆续进入中国市场。1993年,中央电视台尝试首次引入韩剧《嫉妒》;直到1997年,引进韩剧《爱情是什么》才引起巨大轰动。同年,韩国第一代偶像团体H.O.T.在北京举行演唱会,引发全社会轰动。至此,“韩流”一词在中文媒体平台上正式诞生。
 
继电视剧和音乐之后,中韩两国在电影领域的正式合作也姗姗来迟。从2000年,韩国导演来中国拍摄影片《飞天舞》,成为中韩建交后的首部合拍片,直到2014年,两国签订合拍片协议。仅仅花了14年,中韩之间见证了无数个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热恋的“甜蜜时刻”,韩国也成为了跟中国在影视领域往来最为密切的一个国家。
 
2001年,《我的野蛮女友》登陆国内,引起轰动,全智贤成为“全民女神”;同时,两国演员频繁往来,张柏芝出演《白兰》,章子怡出演《武士》,宋承宪出演《夕阳天使》等等,这一趋势在接下来更是成为一股潮流。2005年,中韩两国进入合拍大片的时代,既有《墨攻》、《中天》这样的商业大制作,也有《非常完美》这样的轻体量爱情小品。而2006年刘伟强赴韩拍摄《雏菊》,成为拍摄韩国电影的第一个中国导演。
 
图片

进入2010年代,中韩电影往来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中国兴起了一股韩国导演来华“打工”的热潮。安兵基成为赴华拍片的第一人,他的《笔仙》系列三部曲在国内共获得了近两亿元的总票房,赚了个盆满钵满。在那之后,许秦豪、张太维、张哲洙、安相勋等导演纷纷来华拍片。2016年前后,这些项目纷纷进入收割期,市场上韩国导演拍摄的华语片数量达到了井喷之势,然而“十有九烂”。
 
直到“萨德事件”之后,中韩关系紧张,昔日的“甜蜜”不再,这股韩国导演“北漂热”的奇特景象也终于画上了暂时的休止符。

 
图片

韩国片引进困难重重,

“限韩令”后尤甚

尽管明面上不曾有“限韩令”一说,但大家还是发现了,以往视频网站上的那些韩剧韩综,统统被下线了;国内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里,那些韩国明星也统统消失了;大银幕上也不再有韩国电影的身影,一切都只能“网盘见”。

 
如今回过头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韩国在其中受到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据资料显示,“限韩令”后,韩国各大娱乐公司的股市应声下跌,市值大幅度缩水,其中涉及到中国的市场业务更是遭到业绩腰斩,这对于将文化产业看作是国家支柱产业的韩国而言,打击惨重。
 
而对于中国,“限韩令”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经济以外的文化领域。
 
仅以电影方面为例,“限韩令”后,韩国电影的引进工作全面暂停,有一些很早买了版权的片子也只能积压在手里,迟迟无法上映。而另一些在内容上“模仿”韩国的影视节目,由于事先无法与韩国方取得联系,也遭到了韩国方的抗议,这对于中国自己文化竞争力的提高也会起到反作用。
 
我们梳理了2005年以后在国内公映的韩国电影。可以看出,尽管历史上中韩两国在电影方面的交流很密切,但是在国内公映的韩国电影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图片

其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是奉俊昊执导的《雪国列车》,为7400多万,大多数的韩片最终票房体量落在了500万到3000万的区间内。可见,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成绩也不占据优势。
 
事实上,韩国电影在国内引进数量较少,票房遇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韩国电影难以申请到进口片配额。尤其是早年间,批片配额并不固定,韩国电影要和其他所有国家的影片抢占份额,并不具备优势。
 
而且,韩国电影在引进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比如《狼少年》、《绝密跟踪》等片,都是在韩国本土公映了一年多后才引进国内,很多观众早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观看过了,这对于票房势必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上,由于国内的审查制度严苛,程序繁复,韩国本土很多针砭时弊、尺度较大的作品也难以通过国内的审查;而那些有机会引进的,也往往由于宣发费用有限,很难造成较大声量。
 
图片

虽然韩国电影对于国内的市场贡献相当有限,引进韩国片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但对于广大的观众们而言,韩国片仍然是他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选择。
 
近几年,国内的大型电影节展开始短暂“松口”,恢复引入少量的韩国片,像2019年的上影节,就引入了《昆池岩》、《暗数杀人》、《极限职业》、《国家破产之日》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口碑的韩国类型佳作。
 
可就是同一年,就在上影节展映这些韩片之后的第二个月,原本定为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片的《寄生虫》由于“技术原因”取消放映,再次引发讨论。大家都在猜测,阔别韩国片长达四年之久的内地影坛,还能等到韩国片的回归吗?
 

图片

转折与机遇:

中韩电影的发展未来在何方?

 

其实早在2017年,中韩双方就妥处“萨德”问题、扫除双边关系障碍达成了基本共识。17年末,文在寅访问中国后,中韩关系已有回暖的趋势,民间舆论也不断趋向缓和。

 
经过几年的缓冲期,中韩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韩国的娱乐文化产业在国内稳步复苏中,明星艺人也开始重新活跃在荧幕上。比如2020年,选秀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的舞蹈导师由韩国女团BLACKPINK中的泰国籍艺人Lisa担任。去年底,中国解除了对韩国游戏版权的限制,向《魔灵召唤:天空之役》发放了版号。
 
北京时间2020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韩国电影《寄生虫》创造历史,一举拿下四项大奖,成为历史上首部将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剧情片同时收入囊中的电影,同时也是首部获得最佳剧情片的非英语片。
 
图片
创造历史的《寄生虫》
 
一时间,《寄生虫》在国内的网上掀起了一番热烈的讨论。韩国电影人的团结、韩国电影观众对国片的支持、韩国国内对于电影创作提供的自由环境,凡此种种都让国内的从业者和影迷感到高兴和羡慕。文在寅总统在《寄生虫》获奖后更是发文道贺,称:“今后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放心大胆制作电影的环境。”
 
如今,在中韩建交即将迎来30周年的节点上启动中韩文化交流年,意味着中韩关系将有望迎来一个新的未来。
 
图片

首先,除了韩剧、韩综可能将陆续回归,大银幕上也将有可能重新见到韩国片的身影。不仅如此,两国之间的电影文化往来也可能会更加密切,小型的韩国电影展映在国内也将成为可能。
 
另外,2021年也是韩国电影的大年,朴赞郁、林常树、崔东勋、金容华、柳昇完、姜帝圭、韩在林等韩国知名导演都有可能于年内完成他们的新片,金棕榈得主是枝裕和的下一部电影也是一部韩国片,这些都可能成为各位影迷的年度期待。
 
图片
韩国导演朴赞郁新片《分手的决心》由中国女演员汤唯主演
 
而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除了两国合拍片项目的逐渐回归以外,在具体的拍摄团队、技术支持以及产业分享等方面可能也将迎来更深的合作。“一本多拍”、版权翻拍等仍然将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前几年火热的韩国导演赴华拍片,中国导演赴韩拍片的潮流也将重新兴起。
 
不过,在“限韩令”的这段期间,内地的娱乐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偶像明星市场和粉丝经济得到空前壮大,相比韩国打造的流量明星,如今本土的造星能力也同样不容小觑。因而,有人质疑,昔日的李敏镐、金秀贤已经逐渐被人淡忘,“韩流”重新袭来,还能回到以往的高度吗?
 
另外,经过此次的“限韩令”,韩国业内有许多人认为,需要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即使这次解除了,韩国企业也会担心会不会因为其他政治问题产生“第二个限韩令”,因而对于中国的投资也会更加谨慎。
 
图片
昔日的韩娱“顶流”,如今还能重回巅峰吗?
 
中方也同样如此,有国内学者告诉博谈天下:“预计2022年肯定会放开,但是今年怎么样,还不好说,最快可能也要等到下半年了。两国关系的恢复还是需要一定的过渡期,而且疫情尚未过去,不稳定因素还很多。所以即使是在积极信号面前,也要持以谨慎观望的态度。”
 
但无论如何,中国市场对“韩流”产业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而整体看来,“限韩令”的松绑在大方向上也仍然是个利好的信号,长远上看,不仅有利于两国影视文化交流正常化的回归,也有助于国内市场进一步迈向多元化的发展。
 
电影世界的繁荣背后,接纳与融合也正是发展之道。
 
参考资料:
1.许珍:《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
2.沫夏:《中韩电影交流12年》
3.王凡:《“限韩令”下的韩流产业能否重回中国市场?》

人已赞赏
新闻资讯

陈建斌导演新作《第十一回》定档305,终于有片子敢定冷档期了!

2021-1-29 10:04:11

新闻资讯

游戏王决斗链接买什么卡盒比较好

2021-1-29 10:05: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